fix bar
fix bar
fix bar
fix bar
fix bar
fix bar

教養文章分享

閱讀習慣的養成從認識書開始
摘自 親子天下出版暨 張淑瓊 (親子天下小行星)

零至六歲幼兒在對學齡前孩子卻十分重要,需研究所講座教授洪蘭一再強調的「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必須從接觸書、認識「書為何物」開始。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學齡前的孩子認識書呢?

第一步 引導孩子觀看封面、封底細節

拿到一本書,從封面開始,不要急著翻開,讓孩子花幾分鐘看看書的封面,唸出書名,引導孩子注意封面上的圖像,猜猜看等一下是關於什麼主角的故事,還有作者、繪者、出版社。這個猜測的過程,一方面讓孩子了解書上會有很多的訊息,一方面也培養孩子抓取訊息的能力。

第二步 引導孩子注意書的每個部分

翻開書封,進入了蝴蝶頁,甚至端著書上下擺動,讓孩子看到真的像蝴蝶一樣舞動的蝴蝶頁,會是非常有趣的經驗。接下來欣賞作者的設計,像《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這本書就畫滿了各種香蕉的圖像,帶孩子欣賞完蝴蝶頁,再往下到書名頁,同樣的唸上面的文字,看看圖像的安排。每一位用心的創作者,都會善用書的每個部分,因此引導孩子注意書的每個部分,也是一種閱讀的享受。

第三步 引導孩子了解文字的方向,一字一音

圖畫書大多是橫排字,用手指輕指文字的方向,一排一排按順序,不是為了強迫孩子認字,而是讓他們了解文字的走向,同時邊唸邊指,讓孩子了解中文字是一字一音。請不要過度在意孩子認字的事,實際上當孩子喜歡故事,他會再三要求大人唸同樣的故事。中文的方塊字和故事的插圖對孩子來說都是圖像,透過大人的朗讀,孩子眼睛讀「圖」也看「字」,漸漸的也會開始認得幾個常見的字。請不要過度在意孩子認字的事,實際上當孩子喜歡故事,他會再三要求大人唸同樣的故事。中文的方塊字和故事的插圖對孩子來說都是圖像,透過大人的朗讀,孩子眼睛讀「圖」也看「字」,漸漸的也會開始認得幾個常見的字。這個過程最好是自然形成,六歲之前是閱讀的「暖身期」,讓孩子自在無壓力的接觸文字很重要。閱讀是一輩子的事,太早感受到壓力,反而會有反效果喔。 在閱讀的最初期,孩子不熟悉書的魅力,常常坐不到二十秒就跑掉是常態,但慢慢的,在一次一次的互動中,孩子會漸漸了解,安穩在大人懷中聽故事、看書是何等有趣的事情,這個閱讀暖身的體驗就成功了一半。

閱讀你堅持了沒有?

親子親子閱讀,一般建議在孩子精神比較集中,家長也比較有空的時候進行。心理學家西格曼博士提出:睡前10分鐘的親子共讀除可幫助入睡外,對孩子的免疫系統、傾聽的技巧及想像力的發展都有益。孩子一天中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是在睡前,這時進行親子閱讀,效果最佳。這段時間家長也正好從忙碌的工作擺脫出來,和孩子一起共享閱讀感動和樂趣,這是一種絕妙的放鬆心情的方式。

『國外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進階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好處是小孩能夠融入其中,學習體驗身為不同角色狀態下的情感,有助於建立小孩換位思考與共情的能力。而好的繪本不單止能夠對小孩有幫助,對家長本身也有意義。

進階二:繪畫創作      當閱讀過程中出現了對於孩子而言特別重要的人物或者意象,進行自己版本的創作是一件很好玩且富有意義的事。比如寶貝在讀書,媽媽在聽,然後,比如,"寶貝在讀什麼? 媽媽聽了之後會說什麼話?"或者是爸爸媽媽一邊聽一邊在思考什麼問題?

進階三:故事再創作      繪畫其實已經涉及到讓小孩創作的部分了,接下來可以進一步鼓勵小孩對繪本進行再創作,比方說修改不喜歡的情節、續寫故事的後續,這樣的話小孩就會開始有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對兒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將帶領兒童過渡到更後期的發展階段。更為關鍵的是,父母需要在這個世界裡面擁有家長應有的位置,不然這個世界就太孤單了。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一起親子閱讀」呢?

第一階段:看圖畫,未形成故事扮演      即手指圖畫,述說畫面中人物行動,逐步發展起用口語說圖畫內容的能力,但是還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二階段:看圖書,形成故事      即幼兒能夠從圖書中看出故事的連貫性,開始用口語說出與書上部分情節內容相似的故事。

第三階段:試著看文字      幼兒開始注意到書上的文字,他們從部分地讀,到平衡策略讀,再進一步獨立地讀,最後學習獨立而且完全閱讀。

其實,說白了,要做到「一起」閱讀,就是要求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平靜的態度,要尊重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發展規律,同時做到引導和支持。當他們希望能在一個畫面上停留的時候,就不要過多地干預他們的專注力,當他們能夠形成故事的邏輯線索時,則支持他們講述更多的故事內容。

最後,我想再強調一下,正即使我給出了閱讀方法,也只是很片面的一種,每個小朋友的認知能力發展真的差別很大,一直很依賴別人的方法顯然不是個好辦法。我推薦過很多種學習方法,就是希望粑粑麻麻們能從中受到啟發,摸索創造最適合自己寶貝的閱讀方法。

如何教會幼童保護身體的隱私

關於幼兒被性傷害的事件近期經常發生,告訴幼兒身體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部位,是父母應該重視並要做好的事情。

給家長的建議是:主動與幼兒一起討論,讓他們知道性侵害是什麼,以及如何保護自己並且可以用較輕鬆的方式談論一些隱私且可能令人困窘的字眼及話語。 你該跟孩子討論的內容和幼兒談論性侵害問題的目的是,讓幼兒可以正確的辨識哪些是性侵害的行為,並且讓幼兒有機會去思考及練習如何應付隱藏著性侵害危險的情境。以下是可以進行的步驟及話題:

1、 隱私處:

通常隱私處包括有胸部,生殖器官,屁股以及嘴巴等四個部分,家長可強調每個人都作自己身體的好主人,進一步解釋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是特別且隱私的,要好好保護,不能隨便讓人碰觸或觀看,除非是在就醫等特殊情形 。

2、 如何說不:

大多數時侯兒童都被教導服從及尊敬大人,兒童必須先取得你的允許,若他們不喜歡,他們可以且必須說不,但仍有些特殊的情形,如牙醫、受傷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訓練兒童藉由堅定且大聲地說不來阻止潛在的危險發生,並且快速的離開現場,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前去。

3、 你可以透過一些潛藏危險的情境,來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練習如何說不:

如果陌生人說他是警察,叫你上他的車,他要問你一些問題,你會怎麼辦?
如果朋友要你脫掉衣褲玩醫生病人的遊戲,你會怎麼辦?
如果大人要你觸摸他的陰莖,你會怎麼辦?
如果認識的大人要觸摸你的兩腿之間,你會怎麼辦?
幼兒不可能在一次練習或討論中就完全知道,家長必須和孩子一起用堅定的語氣練習,在不同的場合,重複你的訊息,提出一些問題提供機會讓幼兒說出他們的擔心。對於幼兒受害的可能指標,家長也應保持警醒。

如何自我保護

1. 幼兒自我保護的概念,如:認識身體的功能、感覺和情緒是一體呈現,分辨安全與不安全的碰觸(肢體&口語),尊重自己的隱私處,澄清自己的身體界限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界限,瞭解保護愛護自己的能力與權利,大人小孩都可能成為侵犯者,熟人陌生人都可能成為侵犯者,發生幼兒性侵害事件的責任的歸屬。

2. 我是自己的好主人: 傳達幼兒是有能力、權力照顧好自己的個體,做自己的身體的主人。例如說,小朋友會將書包整理好,當自己書包的好主人一樣;將自己照顧好,如過馬路時走人行穿越道,用小刀時謹防割傷,天冷時記得加穿衣服等,都是好主人的表現。

3. 身體的隱私處: 身體有些地方不會穿上衣服,但有些地方,就算是游泳時也會穿著衣服,這些地方我們稱為隱私處,是哪裡呢?對了!胸部、屁股、肚子、兩個大腿之間及嘴巴,這些地方有性的含意、是身體的最後防線,不論是任何人,都不可以碰觸我們的隱私處,不管這個人我們認識或是不認識。

4. 有些時候請幼兒思考那些時候,有那些人可能碰觸到我們的隱私處。孩子會告訴你看醫生的時候、打針的時候、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時候等,非常好,讓幼兒多去想特殊的情形,除此之外,沒有任人可以來碰我們的隱私處。另外,我都會提醒小朋友,看醫生時我們有權利不單獨跟醫生在診療室,可以請信任的大人陪伴。

5. 我的身體界限:讓孩子學習不同關係中有不同的親密度而且每個人的身體界限都不一樣。

6. 如果有人硬要抱或摸我的隱私處:不管是誰,都沒有權利硬要抱我或摸我,如果有人這樣做,我會把它說出來,因為我是自己身體的好主人。

7. 我可以說不要:喊不要的目的有二,一是吸引別人的注意,二是嚇跑加害者。

前面說過,幼兒自我保護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教導預防幼兒被性侵害的課程,雖然能夠增加幼兒的反應策略及求助能力,但卻不可以認為,幼兒可以完全負起保護自己的能力。因為提供幼兒安全的成長環境是所有成人的責任;所以在課程中要避免傳達「幼兒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任」的概念,否則當幼兒接受兒保教育之後卻又受虐,受害的幼兒將會對自己更加自責。

淺談孩童的社交互動發展
摘自:長欣復健科診所/兒童淺能發展中心/作者職能治療師 陳雅玲

在治療室偶爾會聽到家長反應孩子在幼兒園受到欺負,同儕不喜歡跟他們玩,或是孩子不懂得如何與別人互動、會搶他人的玩具,以致引起衝突,甚至無法接受被他人拒絕而生氣暴躁,種種社交互動的難題考驗著家長。我們都知道人是無法獨自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溝通互動,孩童也不例外。這些與人相處的方式就是社交技巧,我們希望孩子能懂得適當地運用社交技巧為將來的性格及心理發展建立良好基礎,所以在瞭解如何培養孩子適切的社交互動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孩童的社交發展:

從嬰兒時期

寶寶就開始跟外界互動,從會辨認媽媽氣味的小嬰兒,開始會對熟悉的人微笑、會用 不同的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滿週歲

寶寶有了行動能力使他們可以主動與人互動,但也因為依附關係的建立,使他們面對陌生人會害羞或焦慮、對父母的離開感到不安,所以仍會黏著照顧者不放。

二、三歲的幼兒

能自由地走跑,在與照顧者一定的範圍內行動,且會用動作或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或引領大人去注意他有興趣的事物,模仿能力提升,有自我表現的慾望也喜歡和同伴一起玩,但較自我中心,佔有慾也較強,會和其他孩子爭玩具。

四、五歲的孩子

可學習等候、輪流玩耍和分享,可以和同儕玩假想、角色扮演以及合作性的遊戲。

六歲的孩童

更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情緒,遵守團體規則,會選擇喜歡的玩伴,也開始明白和詢問別人的想法與感受。

談到社交發展我們順道介紹另一個名詞-氣質

氣質是一個人對環境、事件及人們的情緒、動作和注意力所直覺反應出來獨特的個人特質,簡單來說就是個性與行為風格。Alexander Thomas & Stella Chess根據研究觀察將氣質分為九個向度,從「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願意嘗試或逃避)、適應性、反應閾、情緒本質、反應強度、注意力分散度及專注度」來架構每個人獨特的氣質。而最後總歸分為簡單型、困難型與慢熟型,簡單型孩童顧名思義就是在生活上很快建立規律性,情緒與態度較平穩友善,對新事物較容易適應;困難型孩童相對地容易焦躁不安、難適應新事物,也容易哭鬧;慢熱型孩童則介於中間,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去適應。孩子的氣質不僅與生俱來,也需後天培養建立,而氣質更是影響他們生活適應與社交互動的要素之一。就像是有些孩子第一個禮拜進入治療室,馬上就能配合上課的規則,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練習而有些孩子需要二、三個星期才能熟悉,每個孩子狀況不一,過程中有害羞的、哭鬧的、容易分心和活動力十足的等等,但大部分都能在一段時間適應後呈現較穩定的狀態,學習效果也相對提升。

孩子的社交發展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嘗試型、強制型,以及逃避型,嘗試型的孩子會試著和別人接觸,會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來讓別人注意他,像是孩子一進治療室就會主動和治療師分享他今天去戶外教學的事情,希望治療師能進一步的回應他。強制型的孩子若遇到其他孩童不答應他,他可能會以打人、罵人、強奪等方式強迫他人順應。逃避型的孩子總是害怕與別人互動,除非是較常接觸的照顧者、師長,不然遇到其他孩子上前來,總是躲避不願踏出一步。很明顯地可看出,嘗試型的孩子一般較受歡迎,強制和逃避型的孩子則容易遭到拒絕或忽略。

孩子在社交發展大致會遇到的問題成因有:

‧理解表達及溝通能力不足:孩子理解與表達能力不足,可能不懂同學的意思而遭排擠 ,不懂老師的問題而遭責罰、不理解團體規則而無法融入遊戲,也無法順利表達自的 意願想法,孩子的學習成長、與他人的互動關係就會出現問題。

‧行為問題:當孩童表達自己的想法卻常常遭到別人負面回應時,會出現退縮或害怕行為,若成長經驗中又得不到安慰及鼓勵,久之退縮表現增加,使得他們難與他人 建立信任關係,常在群體表現被動或不合群,甚至容易出現攻擊性,若他人順從, 則攻擊行為被強化,孩童就更難在同儕之間建立和諧關係。

‧情緒問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適應不同人、事、物和環境的轉變,在某方 面能力不足時,如表達能力、肢體協調能力等,孩子容易感到不安,甚至挫折,影響他們情緒,以致於和他人互動時會常出現哭鬧、發脾氣、逃避等。

如何培養適切的社交行為

孩子的社交技巧是透過觀察、模仿,遊戲中練習和日常生活中實踐而建立的,平常家人的言行舉止,電視播放的節目內容都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學習獲得的新技巧在遊戲中練習與鞏固、在每日生活中不斷練習而純熟,形成習慣。所以,父母應提供孩子支持的環境和多種學習機會,且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此事是有價值的、受肯定的,才能讓孩子有動機去執行,進而強化其正向行為。例如:可從家裡開始培養與家人打招呼的習慣,也學習在不同場合及人物間的應對方式,如:孩子在家可向父母撒嬌,父母正面回應(擁抱)孩子,在外頭不一定能這麼熱情,或是與老師同學的打招呼和回應方式不一樣等。

家長可把握一些原則:

‧教導孩子學習欣賞自己:要踏出與人互動的第一步,首先從自我肯定開始,家長從生活中給予練習機會,從中帶領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提升自信心,在與新朋友接觸時較能減少畏懼、焦慮的情況。

‧鼓勵孩子與人互動:現今家庭多半只有一個小孩,又住在公寓大樓裡,鮮少與鄰居 互動,孩子能接觸人群的機會少,有的甚至要等上了幼兒園才有機會學習與人互動,建議家長可利用假日帶孩子到戶外公園地方玩耍,多多認識年齡相仿的朋友,孩子在同儕群體中,學習動機高,且會發現當孩子有朋友時,玩的時間多出好幾倍。

‧學會與人分享:讓孩子學習與別的小朋友分享,讓他逐步理解一個玩具是可以一起玩或是輪流玩的、受歡迎的小孩經常主動要求共享玩具或交換玩具,但記得別強迫孩子分享,我們指的是當孩子願意主動分享時,我們用鼓勵讚美的方式強化他的分享行為,也讓孩子體會和同伴一起玩的感覺是愉快的。

‧學習尊重別人:一個沒有規矩的孩子,在社交互動中也不太容易受歡迎。建議家長盡早讓孩子和群體接觸,尤其是與同齡孩子之間的相處,這對孩子的情緒理解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不要過於緊張:孩子間難免會有些小衝突,這時候家長不要過於緊張去保護孩子或是馬上要孩子認錯,家長可試著還原事件發生經過,從旁引導讓孩子學會自己陳述、想辦法處理,這樣才能把握每次機會鍛煉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另外,若是孩子有生氣激動到打人、丟玩具等可能傷人行為,家長更不能動怒,以免火上澆油,可試著先將孩子抽離當下環境,向孩子明確表示,我們可以接受孩子的生氣、憤怒,因為任何人都會有情緒需要發洩,但是我們不允許孩子有傷害自己、他人及物品的行為,之後可以和孩子討論,如何才能讓自己不那麼生氣,如去畫畫、玩球,幫助孩子適時轉移掉負面情緒。

‧角色扮演練習:角色扮演的遊戲能夠給孩子更多實際演練的機會,提高與人互動的技巧。在遊戲中更可以讓孩子以不同的角度立場上思考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學習同理心。

品格教育-小小孩必學三種規矩
作者/王宏哲(兒童發展醫學專家)

品格教育跟行為發展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在六歲以前,有良好生活品格力的孩子,心智發展會比較成熟,到了學齡以後的學習效率相對也會比較高。許多行為與腦科學的研究皆提出,幼小的孩子有三種重要的規矩,必須及早養成,那就是能耐心等待、分享事物及學會輪流。評估兒童社交發展時,這也是醫學專家一定會檢視的能力。

學習等待——幫助孩子控制衝動

針對兒童行為發展的研究發現,可以控制自己的衝動、不會在第一時間往誘惑邁進的幼兒,長大之後的成就會愈高。這跟大腦管理衝動的前額葉發展相關,前額葉愈成熟的孩子,判斷、思考、觀察等能力就會愈好,有助於孩子良好行為的發生,所以衝動控制的能力必須要學習。因此,爸媽從小讓孩子適時的等待,不要每件事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衝動控制的能力。

練習分享——訓練思考、判斷能力

人是群居的動物,當幼兒漸漸進入團體生活時,其社交的技巧,首重身邊事物的分享。一歲前的孩子,對自己的食物或玩具難分難離是正常的心智發展過程。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不難發現,孩子會想透過「你一個、我一個、他一個……」來博取身邊大人的歡心及讚賞。孩子也漸漸想和大家一起擁有,大家一起從事共同的活動,例如,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會希望大家一起吃飯、你陪我一起玩玩具等。這些看似最基本的分享,其實都是孩子心智成熟、慢慢脫離自我中心時期的表徵。相對來看,分享的過程要思考、要判斷他人的內心想法,並降低心中的欲望,會分享的孩子比不會分享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受歡迎程度高很多,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就感及與他人互動的動機。

學習輪流——訓練觀察力

輪流則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團體功能發展。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擁有輪流的能力時,必須要觀察他人行動,並看看是否輪到我。所以輪流需要訓練,是一種高度觀察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分享式注意力訓練(你做什麼,然後我做什麼)。學齡前會主動輪流的孩子,學齡時期的學習行為會更好,社交及情緒管控能力也會更好,所以輪流必須在幼兒時期提早訓練。

來源:親子天下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iE68FkaKCEGSBkm3Z6i.ZAs-/article?mid=5659